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探寻庐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,4月13日至17日,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音乐系贡婷老师带领学生团队,先后赴合肥、六安、芜湖三地开展“美育浸润”实践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观演+研讨+实践”三维联动模式展开,通过沉浸式学习,深化师生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庐剧的认知与理解,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。
观经典剧目 悟艺术魅力
4月13日下午,团队首站抵达合肥大剧院,合肥市庐剧院院长、国家一级演员段婷婷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,并带领大家观赏了经典庐剧《刘兰芝》。该剧以精湛的唱腔、细腻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展现了庐剧的独特魅力。演出结束后,学生代表徐一丁向段婷婷献花致谢,表达对庐剧传承人坚守艺术的敬意。这一动人场景被安徽电视台记录,成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影像资料。
对话传承人 探艺术精髓
4月16日下午,团队前往六安皖西演艺有限公司,研学师生与企业党支委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,与省级非遗传承人白树龙、冯晓薇展开深入交流。白树龙则系统梳理了庐剧的发展脉络,从早期民间艺术到入选国家级非遗的历程,并分享了皖西庐剧在省级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等荣誉背后的坚守与创新。冯晓薇结合《休丁香》《讨学钱》等经典剧目,解析了庐剧声腔、小调的运用技巧,并现场示范不同角色的表演风格。此外,团队还参观了六安市图书馆地方文化展区,进一步加深了对皖西地区文化生态的理解。
进校园宣讲 播传承火种
4月17日上午,团队走进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,开展“庐剧进课堂”美育宣讲活动。通过播放精选剧目片段、讲解庐剧历史、示范经典动作等方式,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中小学生普及庐剧知识。在互动环节,小朋友们踊跃尝试戏曲手势和唱腔,现场气氛热烈。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,也为庐剧的未来传承播撒了新的种子。
深化美育浸润 增强文化自信
本次研学活动通过“剧场观摩+专家研讨+校园实践”的创新模式,使师生对庐剧的艺术价值、历史传承和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五天的沉浸式学习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,更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。
未来,教师教育学院将继续深挖传统文化育人内涵,整合优质文化资源,拓展“美育浸润”实践路径,推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教育中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。(文/贡婷、徐一丁 图/凌昕等 初审/左劲中 终审/胡传双)